顯示具有 [即興劇百科][即興劇知識]即興好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即興劇百科][即興劇知識]即興好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06-01

2013-10-18

吳效賢-2012 AINx Talks《我的一小步,台灣即興劇的一大步》(12分鐘)

2012 應用即興劇世界大會 吳效賢演講

【時間】September 22, 2012

【地點】Fort Mason, San Francisco 美國加州舊金山

【講者】 Hsiao-Hsien Wu, Founder of Guts Improv Theatre 
                  吳效賢 勇氣即興劇場 團長

【講題】"One small step for me, one giant IMPROV for Taiwan" 
               《我的一小步,台灣即興劇的一大步》(12分19秒)

【關於講題】
十年前,我在這裡上了我的第一堂即興劇課,十年後,我回來這裡分享即興劇如何改變了我,我如何用即興劇改變了台灣,以及我如何讓我自己從一個與會者,變成一個發表者,就在你的眼前。

【關於講者】
2003年,在BATS Improv學習了即興劇後,效賢創立了台灣第一個即興劇團--勇氣即興劇場。效賢是一位戲劇學士及劇場管理的藝術碩士,這讓她成為一個擅於將即興劇與現實世界融合在一起的應用即興劇工作者。她是《Improv Wisdom》(中譯: 成功創意不請自來)繁體中文版的譯者。




【演講全文‧中文翻譯】


你剛剛正目睹了一個改變,一個歷史。

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在世界大會發表。

我是吳效賢,我來自台灣。


 就在這裡,一個非常小的島嶼。

九年前,我在台灣開始了即興劇,那時,台灣是一個沒有即興劇的地方。

現在,非常幸運地,我可以以即興劇當作我的全職專業工作,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了,我的劇團叫做勇氣即興劇場。


這是我們在台灣台北美麗的工作室,我們在這裡排練、舉辦各種工作坊。

這張照片是,兩個月前,我們辦的一場兩天密集的即興劇工作坊。

照片中的這位男生,是一個典型的台灣男大學生,很害羞,用腦袋比用身體多,講話很小聲。在工作坊的尾聲,他坦白地告訴大家,在工作坊第一天的早上,他提早抵達了劇團,大概早了一個小時,他在劇團的門口晃來晃去,對於等一下會發生什麼事覺得很害怕,因為這是他第一次接觸即興劇。他甚至還掙扎地想著,是否應該乾脆轉頭離開,即使他花了兩個小時從中部搭車來台北,而且已經付了學費。

當聽到他這段坦白地分享時,我覺得非常感動!

因為,如果這是,他的門。


我也有屬於我自己的那扇門。

這是我的門。

這是,柏克萊定目劇場的戲劇學校,就在離這裡不遠的地方。



2003年,我曾在柏克萊定目劇場擔任一年的實習職員,我們可以免費上戲劇課程,那是一場單次的即興劇體驗工作坊。在工作坊之前,我想到要用英文演戲,簡直就是怕得要死。但是,我非常好奇,到底什麼是即興劇???我過去從來沒有聽過這個東西。

我很高興,我讓自己走進了這個門,我踏出了一步,走進了門,這下讓我對即興劇產生了更多的好奇。

所以,兩個月後,我來到了另外一扇門前,這個門。(BATS Improv


這個門就在對面,大家昨晚都有去過那裡。

我在這裡學了更多即興劇,而每一次,當我要來上工作坊時,我都一樣很害怕,我想著不要去好了。而這就是即興劇的神奇之處,你每次都會感到恐懼,但你依舊會想要再參加,一次,又一次。

當我大約要結束我在美國的留學時,我跟我的即興劇基礎老師說:『我回去台灣以後,就不能再玩即興劇了,因為台灣沒有即興劇,而你需要夥伴才能玩即興劇。』

當時,我的那位即興劇基礎老師,她說:『你回台灣後,應該要開始教即興劇。等你的即興劇團要進行第一場即興劇演出時,我會去台灣看戲。』

猜猜,這位優秀的老師,是誰?.........(Rebecca Stockley


我想她的話真的種下了一顆種子,在我的心裡。

這些是...... 在那之後,我得以創造的一切。



從什麼都沒有,到現在,我的劇團已經公開演出了超過二百場的即興劇,大約二千多人參加過我們的工作坊。真的很驚人,即興劇讓神奇的事發生。

但是,當你向這個世界介紹或嘗試一個新的東西時,可能會遇到挫折,你會產生懷疑,對自己,和對其他人。有時候,會覺得很寂寞。

而,再一次強調,即興劇真的很神奇,你的夥伴開始出現了,你獲得機會做越來越多事,它們就這樣持續地發生了。

以上是我的「即興劇」故事。

我知道這是「應用即興劇」大會,所以我想要再多說一點點,關於「應用即興劇」。


除了,劇場中的即興劇外,我在台灣也有機會,從事應用即興劇的工作,包括在:大學、非營利機構、企業...等。

我真的很想藉由這個機會,對更多劇場界的即興演員,或即興劇教練們,提出邀請。

因為我自己正是來自劇場背景的即興劇工作者,為了要能夠從事更多應用即興劇的工作,我必須要走出去學更多新東西,所以,我又踏入了許多扇新的門,像是引導(facilitation),以及今年我開始學了一點教練(coaching)。

如果你要踏入一些新的領域,一些新的門,你一樣會覺得害怕。在這個大會組織裡,我們會聽到一些發表,是關於『說客戶聽得懂的語言』,好像我們是來自不同的星球、不同的世界,就像將戲劇應用到真實的世界,我知道有一些劇場界的即興劇工作者會感到遲疑,我想要分享我自己在這方面的一個真實小故事。

在上個月,我去參加了一個『薩提爾教練模式』工作坊,我報名參加的動機,是希望作為一個團隊領導者,我能夠與合作的演員工作得更好。當我到了工作坊的現場,我看到其他15位參加者都是企業經理人,而我,像是一個來自另一個世界的人。

當我們要分小組的時候,我心想,其他的學員可能都不會想要跟我同一組吧?當老師宣布,現在請大家分成小組,忽然間,我看到有至少5個人,都跑來站在我的面前,全都看著我說:『你可以跟我同一組嗎?』

我好驚喜啊!

因為,有趣的是,在開課前二天,這個工作坊的老師,還親自打電話給我,想確定我是不是符合報名資格,因為工作坊的招生對象寫的是『有3年以上主管經驗之企業界人士』,而我那時心想,我就是我的劇團的主管啊。

最棒的事情是,報名這類型的課程,它們的學費都非常昂貴,但是,它們是很好的投資。因為,如果你已經知道如何即興了,我認為,再加上一些投資,你有機會成為優秀的引導師,或教練。

它真的是一個很好的投資,在我上完那期工作坊後,馬上被工作坊中我的一位同學,邀請去她公司帶領訓練,她是那間公司的人力資源主管,這個工作機會的收入,是我付的學費的兩倍。

我已經參加這個大會四次了,我覺得我遇到越來越多劇場界的即興劇工作者,來參加這個大會,我覺得這真是一件好事。然而我也注意到,他們大多都已經有在從事應用即興劇的工作了,這或許代表了,他們在經濟上是比較寬裕一些的。

我想要邀請,更多一些貧窮的即興劇演員們,走進這個世界。

這是一個很好的投資,讓你自己踏入這個門吧。

今年,我就帶了三位貧窮的即興劇演員,來參加這個大會。

謝謝大家!

(我的2012AIN夥伴:小美、思為、懷玉)

2012-10-31

2012AIN分享文-應用即興劇於軍人的經驗

以下文章為勇氣即興成員2012年9月赴美國舊金山參加Appied Improv Network(AIN) World Conference 應用即興劇世界交流大會,所參與的工作坊發表分享文之一。


發表主題:
應用即興劇於軍人的經驗
Act Resilient–Using Improv with Soldiers 

發表者:  Genie Joseph
發表時間:2012/09/22() 12:00~13:30
分享者:趙懷玉



發表內容簡介:
即興劇場藝術應用在治療創傷已經有很長的歷史,在即興中將人們帶入當下就是一件具治療效果的事。在計畫中幫助學生學習用他們創意的、有趣的腦袋去恢復神經彈性。Act Resilient計畫應用了超過100種的即興遊戲讓腦重新整合,所以不用去討論或重新經歷創傷,我們可以改變記憶如何被儲存以減低壓力神經系統中刺激-回應的機制。學生也可以學習如何準確的閱讀非語言溝通,增加行動力以及更致力於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是最有效的藥。

發表者簡歷:
Genie Joseph, 是夏威夷Chaminade University溝通與表演藝術學系的副教授,也是夏威夷電影工作室的CEO,同時是電影製作人及編劇,她的電影及幾部短片曾獲得國際性的獎項。她也是Act Resilient計畫的企畫人,應用即興劇幫助軍人面對壓力以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已經有超過3000名的美國軍人表示這個計畫是對於壓力最有效的治療方式。

參與分享:
發表人Genie先帶領我們體驗她帶軍人做的暖身活動,是她自己將氣功、穴道與肢體活動與大腦體操等結合成適合軍人的活動,如跺腳、敲擊身體穴道、大叫、打哈欠、跟著音樂律動等暖身,讓軍人在活動中漸漸打開自己。

她強調在設計活動的過程中必須以參與者狀態的角度去設計,要對參與者有足夠的了解;如軍人是相當重視紀律規則化的團體,所以一開始她會帶的即興遊戲是規則性強的”ALPHABATE”:兩人一組,以”I LIKE…”為句子開頭,兩人依序從AB…一直往下接,I LIKE AMBULANCE→I LIKE BOY→I LIKE COOKIE…往下接。

她還認為提升軍人的”Sexual Energy”,可以釋放他們的緊張感,有一個暖身是請軍人像狼吠月亮般發出狼嚎聲,在Genie的經驗中覺得這是有幫助的。

另外從姓名遊戲中:一人在團體中說自己的名字,其他人重複三次。她可以從每個人說自己名字的方式稍判斷每個人對自我的認同感。

之後Genie播放” Act Resilient”計畫的影片及照片讓我們更了解此計畫,看著影片中穿著迷彩服的軍人透過做即興劇活動慢慢放鬆身心、回到現實生活、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著戲偶對話,我覺得很驚喜也很感動!

Genie的發表中,我想起在2~3年前,我有一個機會帶警察團體社區劇場”3個小時的體驗活動,在開始前我並沒有先對警察族群有充分的了解,只是以自己在社區劇場知道的活動帶領一群全男性警察,過程並不順利,參與警察有時會覺得活動太幼稚或不是他們習慣的方式而選擇旁觀或一直開玩笑的方式參與。事後我覺得挫敗同時也覺得警察很難引導,但之後沒有機會再面對警察團體,因此也沒有再用心多了解他們。但在Genie的分享中,我發現她很用心及用功了解他的族群,在教材上設計適合他們的活動,在態度上真誠給他們足夠的時間,不勉強他們,我想這是很值得可以學習的部分。

回台後,我回到工作現場,帶領一個社區兒童戲劇課程活動,其中有一個二年級的女孩,在活動中總是不說話,請她回應或表達時,她常會以瞪人、手交叉於胸前的方式表示拒絕,我常微笑請她說話,但心中真實的感覺是感到她有些嬌縱。這次上課進行說名字活動時,她還是不說,我直接問我幫你說好嗎?”她有些驚訝的點點頭,其他孩子也因為了解她而沒有表示不平,當天課程中,我用比較放鬆與真誠的態度對待她,心中沒有多餘批判的聲音,理解她不說話有她的困難與障礙,到最後一個活動時:我請大家自願上台組成雕像,小女孩上台了,之後我再請每個雕像說一句話,小女孩做的是正在打電動的雕像,她輕輕的說了一句:好好玩

因為我改變了,所以女孩也改變了!

2011-09-09

台灣第1本即興劇書籍-《成功創意,不請自來》:13堂源源不絕活力的即興訓練課

《成功創意,不請自來》:13堂帶給皮克斯、夢工廠源源不絕活力的即興訓練課
Improv wisdom: Don’t prepare, Just show up!
譯者:吳效賢
出版社:原點




本書為2012年博客來年度暢銷書-藝術設計類TOP50之一

2011/07/7~09/14在博客來購買《成功創意,不請自來》,即贈送「30天即興練習Workbook」一本,創新沒有劇本,30天教你即興你的天賦! 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2010-11-04

即興vs.劇本--雞生蛋蛋生雞

撰文/吳效賢

說起「即興戲劇」,可能許多人或許多書上會告訴你,它可追源自15世紀的「義大利即興喜劇」。

不過,如果稍稍了解一下「戲劇」是如何誕生的,你便會發現,「即興表演」是遠早於人們寫出一個「劇本」,並且由演員把它「記憶」下來,再表演於觀眾面前的形式。

戲劇起源於埃及、希臘、中國、印度等古文明中的「祭祀」「儀式」「慶典」。

在這些最早的戲劇中,人們無劇本地扮演口耳流傳的故事及角色,譬如「神明」「戰士」「逝者」之類的。對照於現代的台灣,像是乩童上身,或許也可以被解釋作一種無劇本的角色扮演,必須即興發揮。

就在「劇作家」出現後,迅速地統治了戲劇世界,「劇本」好像變成了戲劇最首要的元素。演變至今日,我常常聽到,很多想要做戲的人,劇本寫不出來,或找不到好劇本,居然成了戲做不出來的首要致命關鍵。

為什麼呢?從什麼時候開始,「劇本」似乎變成戲劇中的至高要件了呢?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甚至同理可證至其他的「現場的表演藝術」。

譬如:據說,莫札特就是一位非常精采傑出的即興演奏家,但是只有他的那些「事先計畫好的」音樂,能夠被保存下來。而他所「即興」的作品是無法留給後代子孫的(即便他當時的「即興」很有可能就是他那些被保留下來的音樂之原始靈感)。

劇本、書本、樂譜可以在時間中旅行,並且持續存在,而靈光乍現的即興,卻只能發生在當下,無法被保留。

能夠被保存的東西,好像漸漸被視為,比只能短暫存在的東西,來得偉大?!

「戲劇」到底是所謂的「當下」,還是「劇本」呢?

「戲劇」的英文是「Drama」,來自希臘文(希臘為西方戲劇的發源地)中的「Action」,也就是「動作」、或「行動」的意思。

「表演」的英文是「Acting」,你也可以說是「正在行動中」。

一齣「戲」的英文是「Play」,Play這個字,也是「遊戲」、「玩」的意思。

以上字彙,其實都充滿了「當下」的意思。

知名的演員訓練系統 "Meisner technique"強調的是"acting is doing, not pretending"(表演是真的做,不是假的裝),創始者Sanford Meisner說過 "acting is living truthfully under imaginary circumstances"(表演是真實地活在虛構的情況中)

即便是「有劇本」、「經過排練」的戲劇,每一場演出都還是有必要被視為是一場獨一無二的創作過程,演員的表演都必須因著每一次表演當下的每一刻,作出即興的反應。

過去就曾看過及聽過不只一位資深演員或老師說過 「Acting is reacting.」,意思是表演是關於作好當下的反應,而非主動、預設的行為。

「有劇本的戲劇」,或許可以說是當代戲劇的主流。

然而「即興」顯然從戲劇歷史的角度也好,以及每一個文本被創作的過程中來看也好,都早於「劇本」的誕生。「劇本」被創作出來,由演員演繹之時,也必須以「即興」表演技巧,讓每一場的演出,都是一個全新的創作過程。

這是我的版本的關於「即興」vs.「劇本」之雞生蛋、蛋生雞的故事。
靈感來自於這次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與當地即興劇先鋒之一的Andre Besseling的一席晚餐對話。

部分材料也參考自『The Improv Handbook』這本書。

2007-09-07

2007AIM製作人的話:一群亞洲女孩的白日夢

《一群亞洲女孩的白日夢》

原文刊登於《2007亞洲即興劇運動大會》台北站節目單

撰文: 製作人吳效賢


2003年夏末,我在美國舊金山,還有二個月就要結束留學生活返鄉了。在Bay Area Theatresports的劇場,看到了一場非常令人興奮的演出,由Yuri帶領的Yellow Man Group,一群從頭到腳黃澄澄的即興劇演員,用超誇張的肢體與音調,在舞台上過癮得飛來跑去,尤其是他們口音超重、字彙有限的英文表達,簡直就是迷死了一屋子的美國人。

那天晚上,我只是一個觀眾,一個即興劇學生,演出結束後,我買了一件黃澄澄的Yellow Man T-shirt,一個人靜靜地離開了劇場,但是心中跳躍著無數的興奮與想望。『有一天,如果能把這麼棒的日本即興劇團帶到台北,那該有多好?』回家的路上我想著。

2006年春天,我在台灣台北,還有幾天就要辭去上班族的工作,開始全心經營勇氣即興。我的EMAIL信箱裡,出現了這一封來自香港的郵件。青皮人的Moni來打招呼,幾天後我們在台北初見。又過了幾個月,Moni再次從香港來信,說日本即興劇團的Yuri提議,想辦一場亞洲的國際即興劇交流。

Yuri? 是那個Yellow Man Group的Yuri嗎?我興奮地問,並且不敢置信三年前的白日夢,彷彿將要可以成真。

那時候,台北還沒有發生過任何一場即興劇的演出。但是瘋狂的我,卻一口答應了這個邀約。不久,Yuri的EMAIL也出現在我的信箱,此後便開始了台北、香港、東京一群即興劇女孩的三方通話。

不久,台北有了第一場Theatresports的演出。不久,勇氣即興開始每個月在小客廳演出。
一年的時間,很快地往前滾動,亞洲三地的即興劇女孩,透過虛擬的世界,用超過200封EMAIL的往來,以及高度Yes,And的精神,一步一步地共築了這個大白日夢,今天這群亞洲女孩作了一年的夢,將在你的眼前,真實呈現。

2006-06-18

平凡就好 Be Average

有個學生在台上,看起來很緊繃...

我問『你在試圖做出最好的表演嗎?』

『當然!』

『這樣有用嗎?』

『如果我不掙扎不努力,我怎麼做得好?』學生問。

『平凡就好!』

學生覺得很驚訝

『請你看看這個教室!看看這張椅子!』我說『現在,”試著”看這個教室,”試著”看這張椅子,這樣有幫助嗎?我不這麼覺得…』

『摸摸你的鼻子……,然後再做一次,這一次”試著”摸摸鼻子,這樣有使這個動作更進步嗎?就如催眠師會命令你”試著”張開你的眼睛,因為你越想努力”試”,你反而越覺得沒力。』

『但是我不想甘於平凡!』學生說。
『試著讓自己平凡,就像在向下的手扶梯往上跑』

學生不能理解。

『我們會想”試”,而不直接去”做”,是因為我們不信任自己內在的力量。』

『我們的腦袋是由一個充滿電磁波的小宇宙所組成,沒有腦就沒有思想,既然我們的頭蓋骨內有這台神奇的小電腦,但我們卻還覺得自己不能畫畫、不能作曲、不能寫作、不能即興表演,那我們一定是被什麼所限制住了。』

學生們沒反應。

『有時候,保持平凡就是最好的策略。』

有的學生看起來有點不爽。

『我們可以從一塊木板上走過去,但如果這塊木板是跨在一個無底洞之上,恐懼可能會使我們躊躇不前,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那個無底洞當作一個普通的東西,然後保持平凡的態度,走過那塊木板。』

『你的意思是,如果我們甘於平凡,我們的表現會跟努力嘗試之下的表現一樣好?』學生問。

『是的,甚至更好,因為一旦”甘於平凡”,就像開啟了腦中的自動駕駛系統,其實我們腦中某些原始的部分,遠比經過社會化的自我更加有天才。』

『這裡有人曾是田徑選手嗎?』

有幾隻手舉了起來。

『你們最快的成績是?』

同學們陸續回答。

『你覺得那次是你跑得最盡力的一次嗎?』

我得到的答案是『在跑得時候,我其實不知道自己到底跑得多快。』


在Laurence E. Moorhouse 與 Leonard Gross所著的 ”極致表現 Maximum Performance” 一書中,有以下的描述:

『我抓住每個機會,訪問過許多位剛剛破了世界紀錄的運動選手,他們每一位的回答幾乎都在預料之中,內容大概如下:

我那天感覺狀況並不太好,我有點想吐,覺得虛弱,事實上我甚至在心裡想過,要求教練讓我退出比賽……,我不記得比賽進行中有那些特別的狀況,一切似乎都很流暢。在最後,是觀眾對我歡呼的方式告訴了我,我的表現很好,但我總感覺,如果我可以試著更盡力一些,我應該可以表現得更好。』

這個例子明顯地告訴我們,是”忘記”要更努力地嘗試,促成了他們的成功。

如果你讓你的手臂不動,完全地僵硬,我會很容易移動它,因為你一半的肌肉會幫助我,只剩下部分的肌肉還在反抗外在力量,在我的移動下它的力量比原來還增強了三分之一。

我告訴過我的學生,關於一個舉重選手的例子,他打破了世界紀錄是因為他的啞鈴意外地被加上了額外的磅數,而他卻毫不知情。

還有,一個年事已高的心臟病患者,曾獨自抬起一支1600磅大鋼管的一端,解救了一名受困的小孩。當他被電視新聞訪問時,他說『我當場目睹了事情發生,所以我想都沒想,就趕快舉起了鋼管。』

我們平常體驗到的所謂『自我意識』,其實是一個抵抗他人入侵的防衛系統(譬如:為了應付別人對我們的意見,我們常常在內心與自己對話),但是在生死關頭時,我們心中的天使會把自我推在一旁,把時間設定在慢動作,並讓我們發揮出最高潛力來救援。

如果即興演員能夠滿足於平凡,並且願意隨波逐流,就算沒有發生可怕的緊急事件,善良的天使還是會適時出現。而這樣的情況,我們稱之為『得到了靈感』。

當然,『意識』之外,『智慧』還是有其可用之處,就如一個男人沒有衝動地跳下水救援溺水的小孩,因為他想起來自己不會游泳。(但如果他沒有想起來,或許他就自動開始游了起來)

如果說,『努力嘗試』的意思是,花多一點時間與你的麻煩相處,同時保持輕鬆愉快,則它便是值得推薦的。但事實上,它通常會讓我們的腦袋感到便秘打結,必須經過用力擠壓才會有點子跑出來。

即興演員在舞台上,如果想要『表現最好的一面』,便會把時間花在尋找更好的點子,而停止把注意力放在對手演員的身上了。


-- “Spontaneity,” ”Impro For Stroytrllers,” By Keith Johnstone

2006-04-26

聆聽、互助、遊玩:即興劇有助於感情生活
Listen, support and play: Improv skills can improve relationships

奧克蘭論壇報 The Oakland Tribue
2002年7月10日 By Chad Jones


喜歡亂掰也可以增進你的愛情關係嗎?是的,前提是你知道自己在幹嘛。

據說,學習表演即興戲劇,不但是一個認識朋友的絕佳方式,學習到的技巧還有助於增進你與心愛的人之間的關係。

『演好即興劇,就能演好你的生活』即興劇教練黛安瑞秋說。

黛安瑞秋是Bay Area Theatresports的即興劇教練,也是即興劇演出團體 True Fiction Magazine 的創始團員之一。

黛安瑞秋說:『學生們常常告訴我,從即興劇課程中學到的許多概念,如聆聽、參與、互助和敢玩,對他們的真實生活發生了影響。聽來有點老套,但是我真的常常目睹人們的生活發生正面的改變,他們開始在工作中多說「好」,少說「不」,他們也更放開自己,面對更多的可能性。』

黛安自己的私人生活,也因為即興劇而有了戲劇性的轉變。黛安在數年前她所教授的即興劇工作坊遇到了她目前的老公。在課堂的練習中,兩人扮演一對情侶,擦出了火花。

『當兩人一起即興演出,你們真實的自我會很快地浮現,自然地展現出任何你所知和所相信的價值,你幾乎可以馬上察覺出,你在和什麼樣的一個人合作。』黛安說。

馬克瑞秋,黛安的前任學生與現任老公,承認他從小是個害羞的孩子,但是參加了即興劇工作坊幫助他克服了他的害羞。

『我覺得如果我從來沒上過即興劇的課程,我不可能有勇氣開口約黛安出去。』馬克說『你整個人的態度有了變化,你開始擁抱自己的錯誤,變得越來越不害怕丟臉。』

馬克跟黛安都同意,『專注聆聽』的技巧,在演出即興劇時,可以幫助你和你的對手演員共同創造角色與情節,在真實生活中也相當受用。

『你必須完全專注於當下,不能花太多時間在你的腦袋裡』馬克說『不然你會錯過你同伴的演出,然後一幕戲就完蛋了。』在我們的婚姻裡,我們應用同樣的原則,我們會仔細地聆聽彼此。

很多人看起來有在聽,其實他們正在自己的腦裡,準備自己想要說的話。在即興劇中,這是一個陷阱,在真實生活中也是。你很難控制自己不這麼做,但其實聆聽是可以練習的。

對黛安來說,即興劇的另一個好處,讓她在四年的婚姻中,完全沒有感覺過徬徨迷失。『因為我已經在舞台上盡情地調情和出軌了』黛安邊笑邊說。

『即興劇的特性,讓你有機會跟許多不同的人親密地工作在一起,是有可能造成吃飛醋的情形,但是我不覺得這會發生在即興劇伴侶的身上。我認識許多因為即興劇結緣的情侶,相處的方式都傾向於比較開放,如果任何事情發生,我們會互相溝通。』

在黛安與馬克結婚後,馬克告訴他的單身好友大衛派特森說『你應該找一個即興劇老師,然後跟她結婚。』而大衛真的這麼做了。

大衛派特森參加了加拿大Loose Moose Theatre為期兩週的即興劇工作坊,在那裡他遇到了莎克瑞,一個即興劇老師,現在即將成為大衛的妻子。

現在大衛和莎克瑞兩人都從事即興劇教學和表演的工作,他們說即興劇的基調『好玩』,對他們的關係有難以言喻的影響。

『與另一個人生活在一起,本來就會自然產生某種緊繃』大衛說『好玩的態度正好可以從中斬斷那種緊張,如果帳單越堆越多,我會用那些信封演一齣偶劇,讓事情變得愉快一點,我和莎克瑞似乎常常在做類似這樣的事情。』

許多即興劇老師常開玩笑說,他們的課程事實上是在經營一種劇場約會服務。大衛夫婦就認識許多對經由即興劇而相識相戀、步入禮堂的朋友。

『即興劇似乎真的能讓人們,以一種有趣的方式結合在一起』大衛說『我們發現許多班級會在下課後一起去喝一杯,他們自然而然地形成快樂友善的一群,即使他們原本都是很不同的角色。即興劇形成了一座橋樑,架在這些原本可能沒什麼話可說的人之間。』

兩年前,當大衛跟莎克瑞開始交往,莎克瑞感覺到,即興劇已經在他們的關係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在加拿大,他在美國加州,那是很難掌握的情形,但是即興劇教我們要說「YES」,我們不知道事情會不會有結果,但是我們說「讓我們試試看,看會發生什麼事」』

好的即興劇學生不會一直只想搞笑,他們會對故事的發展比較有興趣,看故事情節會如何帶領他們。那正是大衛夫婦在這段感情萌芽時,所做的決定--- 探索故事的走向。

『重點是,你先說「YES」然後再開始驚慌』莎克瑞說『在課程中我們有一個遊戲叫「好,然後…」,使學生對任何事情先說「好」,目標是強調,我們不需要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卻依然可以勇敢地踏出每一步。』在生活中也是一樣的,如果你一直待在安全的地方,結果是感到厭倦。

離開安全地帶踏入風險之路的收穫,就是不平凡的經歷。莎克瑞總是在課堂中強調的一個概念就是『失敗是可以的』。

『你在往前進的同時,一邊無中生有,所以不可能永遠成功,不管你有多厲害』莎克瑞說『即興就是一種關係,以信任為基礎,你把你自己,放在與你互動的那個人手中,而他們也對你作同樣的事。』

『你們聆聽、遊玩、創作,一起創造出一個人無法獨自創作出的東西,你完全不知道它會走向哪裡,如何結束,但是你知道,你會到達一個你從未到過的地方。』

2006-03-25

故事接龍 Word at a Time

如果我請一個人,為一個故事發明出第一個句子,他會不由自主地覆述我的請求,他會立刻緊張起來,他可能會說『我不知道要說什麼』,他表現得像是他被要求說出一個「好的」第一句。事實上,任何一個「第一句」跟其他的第一句,都是差不了多少的。

學生們總會先想出許多個第一句,接著想像那些第一句會引發出什麼樣的故事,然後從哪些故事之中挑出那句所謂「最好的」第一句。這就是為什麼他看起來如此地驚嚇,一邊喃喃自語『ㄜ 』。

即使我請有些人說出一個故事的第一個「字」,他們也會驚慌,並且聲稱他們「想不出任何一個字」,真是不可思議。這個請求之所以如此為難他們,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要如何只用這一個字,來展現出他們的「創意」,一個類似「從前」或「這...」的字眼,對他們來說,是不夠「好」的。

如果有人嘗試要控制一個故事的走向,他只會成功地摧毀這個故事。每一次你說出一個字,你已經想好你要在後面接什麼字,除非你同時不停地將腦中的點子拋掉,否則你只是徒勞無功,因為你沒有辦法改變別人所要說的字。

以下是一個範例,第一個直排的字是團體的故事接龍,括弧中的字是你先想好要接的字眼。

我們…… (要去散步)

……… (是好人)

走到…… (馬戲團)

遠方…… (渡假)

……… (那個國家)

探索…… (亞馬遜)

一個…… (洞穴)

大怪物!

當你憑著第一直覺開口說,會感覺這個故事彷彿是由一個外在的力量所牽引著,在有些文化中,他們就是利用這樣的方法來占卜,這我一點都不感到意外。

一個團體將會學習到,想要用這種方式來說故事,唯有他們...

*放輕鬆

*停止想要持續引人注意

*停止擔心自己是否夠「出色」


-- “Narrative Skills,” ”Impro” By Keith Johnstone

2006-03-24

創意 Creativity

所謂創意,並不是將已知的東西精巧地重新安排。

創意:是一個允許了 未知 到達 萬象世界 的狀態,藝術家就是那座橋樑,也是接生婆。


--By Viola Spolin

所謂未知

所謂未知,是一個在被揭露於世之前,充滿了各種可能性的領域。而這個『揭露未知』的動作,便是創造力。

未知的領域是充滿誘惑的,就像很久很久以前,那個最深不可測、最黑暗的非洲大陸,是一個令人害怕的地方,具有神秘感又充滿危險。人們流傳著它會將人摧毀、吞噬,從此一去不返。

多數人都害怕未知,但一旦它被人徹底一探究竟,並將其面貌攤在陽光下,非洲便成了令人驚奇又具有異國情調,並被歸類為一個已知的世界。

我們應為勇敢的探險家歡呼
,你... 是他們其中之一嗎?


--"What Does It Mean to Improvise?" By Viola Spolin

2005-10-27

洩露你的情緒 Revealing Emotion

<<洩露你的情緒>>

如果你想在舞台上創作出一個很有意義的片段,唯一的方法是,洩露出你的「情緒」,不過大部分的人卻會花很多時間力氣,去阻擋自己洩露情緒。

記得小時候,我們會玩官兵捉強盜的遊戲,一個小朋友會做開槍狀,說「碰!碰!碰!你死了!」,另一個小朋友會說:「沒有!沒有!沒有」,在很多即興演出中,會不幸地發生這種「沒有」的狀況,如:「我沒有感到難過啊!」「我一點都笑不出來耶!」

聰明的小朋友會選擇更好玩的玩法,塢住胸口,轉幾個身,做出很壯烈的死狀,因為這比兩個小朋友互相吼叫「你死了」「我沒死」「你死了」「我沒死…」這樣對叫一個小時來得好玩的多。

在舞台上,當一個「情緒」像一支弓箭一樣的被演員射出,作為一個觀眾,其實是會希望這枝箭,成功的射中一個目標,而不是就在途中失去了方向,無疾而終。譬如演員A對演員B說「我不再愛你了」,如果演員B只是繼續坐著不動,甚至回應說「其實我也從來沒愛過你」,觀眾其實是會失望的。並不是說,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狀況不會發生,而是這代表了即興演員選擇了比較安全的路子,他拒絕了讓角色走入情緒化的機會。

作為一個成人,我們深知當我們展現真實情緒後,可能會發生的後果。我們都瞭解去愛、去信任、去害怕或是背叛另一個人的危險性。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我們看到一個即興演員,雖然深知這個世界的變幻莫測,卻依然勇敢地順從他的心和想像力去表演,是多麼加倍的吸引人。

到底是什麼東西阻擋了我們洩露自己的情緒?答案是,我們的腦袋,他告訴我們要等等看,等著選擇一個謹慎、低風險的反應。這是創造即興劇的大殺手,因為當你忙於判斷、比較、選擇一個適當的情緒時,你並沒有在聆聽或是密切地和其他演員交流。更重要的是,你表現出了一種貼近生活化的節奏,這造成了一個大問題,因為舞台上的戲劇,不應該真的和日常生活中一模一樣。

好的,我承認,事實上現實世界中的成人常常會偽裝自己的情緒(大部分是出於善意,譬如保住工作,或是避免被圍毆)然而,那些情緒是會自動、不需選擇地,出現在我們心裡,如果今天有人衝著我叫「王八蛋!」,我不需要花時間去決定我心裡該怎麼感覺,我只需要去決定我是否要真實的表現出我的情緒。

記住!人們走進劇場,不是想看到我們所熟知的世界,而是想看到他們心中所想望的世界。我相信人們希望自己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更誠實一點,我相信人們希望在現實生活中對於自己的情緒能夠更開放一點,我也相信人們希望看到自己對於別人的影響力,同時見到別人對於我們的影響力。

沒有什麼會比看到一個人承認了自己的恐懼而更有趣的,看著一個角色表現出驚慌失措的樣子,其實是很令人感到滿足的。

那關於快樂、愛情、成功、信任、希望、夢想和奇蹟的片段呢?其實許多正面的人類經驗,在即興舞台上常被表達得不夠興奮,甚至比起那些失落、悲傷或痛苦的片段更不足。我常發現,很少即興演員會讓自己的角色嚐到成功的滋味,譬如:在一整齣即興劇中,是關於一個女人如何克服了種種歧視,為的是得到一份工作,在劇末,她終於得到了那份工作。但是十次中大概有九次,女主角並不會因此立刻大大慶祝一番,反之,女主角可能會狠狠的訓她的老闆為什麼不早點雇用她。在這樣的情況下,我通常不只會指導女主角「就讓自己勝利吧」,我會告訴她,「除了讓自己勝利,還要好好的大肆慶祝一番!」你不會相信,要讓人們在即興舞台上表現出開心有多麼的困難。

另一方面來說,這真的有那麼難嘛?想想有多少你所認識的人,會告訴你一件發生在他們身上的大好事,而完全不克制自己的情緒?我曾經刻意的留意我自己和我朋友之間的對話,我注意到了一個趨勢。譬如說,有個朋友暫停了工作好一段時間,把自己投入在美術創作、寫作和玩音樂上。在稍微提到自己最近的生活狀態後,這個朋友可能就會說「不過我看我還是該快點開始想辦法賺一點錢了,我總不能一輩子這樣過,如果我繼續下去,我恐怕就要破產了」之類的話。如果是我的話,我大概會說「這個週末是我有史以來最棒的週末,我們開開心心的完全放輕鬆,只作自己想做的事,愛什麼時候幹嘛就幹嘛,不過,今天我覺得我的工作進度落後了好多。」

如果,我多那麼一會兒讓自己沈溺在快樂之中,我會死嗎?真的是非常必要馬上就跳入什麼是對錯的問題嗎?甚至於,那其實只是「有可能」會是個錯誤罷了。我想,我能瞭解為什麼人們會做出如此反應,其中一個理由可能是,我們不要別人對於我們的快樂感到嫉妒,所以我們自動削弱了我們的快樂,避免別人有嫉妒的機會。另一個可能的理由是,希望老天可以聽到我們:如果我自己已經因為我太快樂而懲罰過自己的話,老天大概就不會了吧。

無論是以上哪一個理由,都可能令我們減低生活的能量,這樣的情緒稀釋動作,無論在即興劇或現實生活中,都蠻令人討厭的。

所以,什麼是補救措施呢?其實,沒有什麼比好的經驗更能驅使人了,當你曾經感受到在大庭廣眾之下釋放自己情緒的神奇力量後,你一定還會想要再試下一次的。能夠被自己的渴望和夢想所征服是很神奇的,下一次,在你的現實生活中試試看,當有什麼好事發生在你身上時,想像那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然後假裝自己是別人那樣開心地慶祝,到處告訴別人,同時期待更多好事再發生!

別忘了在即興劇中尋找愛和成功,當你贏了可以發瘋的狂喜,當你輸了也要大聲唉叫。如果你還是忍不住挖苦自己「對對對,真的就”那麼”容易,就可以打破我多年來所有的社會化訓練」那麼,試試看這樣想,你非得要想個辦法去試,這是你欠觀眾的,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做」,踏出第一步,停止再給自己任何藉口了!


-- "Getting Got- Revealing Emotion," "Acting on Impulse" by Carol Hazenfield

2005-07-22

馬克吐溫伯伯說的一段話

若想要感覺安全無虞,
去做本來就會做的事;
若想要真正成長,
那就要挑戰能力的極限,
也就是暫時地失去安全感…
所以…
當你不能確定你自己在做什麼時,
起碼要知道,你正在成長。
~馬克吐溫~


If you want to feel secure
do what you already know how to do.

But if you want to grow…
go to the cutting edge of your competence,
which means a temporaryloss of security.

So …whenever you don't quite know you're doing.
Know that you are growing.

~Mark Twain~

2004-06-30

「什麼時候該你講話?」

在一個IMPROV的相關留言版上
網友「吉利比72」留下以下妙言:

最近我在街上遇到一位女士,我給了她一張我們演出的宣傳品,並且告訴她我們演出的是無劇本的即興戲劇。
這位女士問道:「那麼在舞台上時,你是怎麼知道,什麼時候該你講話了呢?」
我回答:「就像我們兩個現在正在對話,我們不是就一來一往對得很順?!」
待我語畢,這位女士突然有好一會兒,怔住說不出話來......

「吉利比72」的這番留言,讓我回憶起,不久之前,在我的碩士學位口試過程中,我的指導教授比爾先生聽我提起,我正在接觸即興劇時,大大的讚揚並且鼓勵我,他說,他年輕時候也玩即興劇,他認為所有的專業經理人都應該去受即興劇訓練,因為我們每天在辦公室裡,不就是不斷地在表演即興嗎?誰會知道下一分鐘會發生什麼事情?該說什麼話呢?即興中的「YES, AND」精神,根本就是經理人在應付各種突發狀況時的最佳法寶啊!

不用說是經理人,咱們人活在世上,每天生活、與人接觸,不都是未經過排練的演出嗎?為什麼一上了舞台,一切似乎就變得難上幾百倍了呢?就是因為大家會有一種,在台上就非得要表現出一些精彩的、刺激的、不同的吧,於是太故意的做戲,即成了即興劇的大忌了,其實想想,戲劇不就是人生嘛!平凡的人生、最簡單的即興點子,就造就了一齣好看的戲了!

2004-06-17

不怕安靜

<<不怕安靜>>

許多即興表演者在台上,會出現一直問問題的傾向,一個接著一個,問個不停
當對手還沒回答上一個問題時,他可能就已經問了下一個了
他們會覺得,這樣子的對話比較有趣,或許是因為他們害怕舞台上的安靜
其實當你問了一個問題之後,應該停下來等著聽對方的答案
等待和靜止是重要的
當你,或是你的對手,丟出了一句話,等,讓他在空氣中晃一會兒,讓觀眾摒住呼吸,讓緊繃的氣氛出現在你跟你的對手之間,然後,某人說話----喀碰!!!!
就像音樂中的休止符,讓一首音樂更有型,更富有意義
想像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da-da-da-DUM (休止符) da-da-da-DUM
如果你把中間的休止符拿掉的話
這首音樂是不是就顯得弱多了

不要怕安靜,信任安靜,很多舞台上最有影響力的片段都是沒有語言的。


-- "Acting on Impulse" By Carol Hazenfield

「做」比「說」有效!

<<「做」比「說」有效>>

很多即興演員在台上話講得太多,
如果你話很多,其實可以試著只說你原來話量的五分之一,
多用肢體表達,少說話,
很多人喜歡用「說」表達他即將做的一件事,而非真的去「做」它,
但是其實當你去「做」它,而非用「說」的,這個方式可能某種程度影響你自己,從此帶領你更深入這個角色,
同時,在舞台上「做」一個情緒,也比「說」一個情緒,來得有效果多了,
試想「我愛你」、「我好害怕」、「你真的讓我好生氣喔」,用「說」的和用「做」的張力差多少?


-- "Acting on Impulse" By Carol Hazenfield

[GAME]- 即興故事接龍Story Spine

有一個基礎好玩的即興遊戲叫做「即興故事接龍」Story Spine

它給你一個說故事架構,大家圍個圈,一人一句,從頭到尾一共九句話,就可以說完一個故事。

形式是這樣的...

從前從前,有一(個)...
每天......
直到有一天......
因此......
因此......
因此......
最後......
從此以後......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這個遊戲,可以兩個人玩,也可以三個人玩,,最多可以九個人一起玩,或是更多人圍個圈說上好幾個故事。